找到相关内容4722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意象多重奏

    32] 文辞力求浅显、以简驭繁,避开佛教名相,亦无佛、藏汉艺术、佛经等术语;而取道教「沧海桑田」[33] 、佛教显宗《法华经》「久远实成本佛」[34] 、密宗《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》「三密」[...1979)  [34] 田村芳朗,〈法华经的佛陀观〉,收于平川彰、 山雄一、高崎直道编辑;林久稚译,《法华思想》(台北:文殊出版社,1987)页109-140。   [35] 全文见【小品】→《六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3773080.html
  • 方立天: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

     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继承《华严经》的“三界唯心”观念,宣扬人人都有如来藏心。又吸取《法华经》的三乘归于一乘的思想,暗示包括断绝了善根,缺乏成佛条件的“一...,是形成众生种性差异的根源。   二、五种性说   在叙述瑜伽行派的五种性说之前,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《大般若波罗密多经》和《法华经》的有关异说。《大般若波罗密多经》卷593,把有情类分为&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473178.html
  • 王雷泉:佛教教育的目的、方法及前瞻

    僧肇在《注维摩诘经序》中,融会《法华经》“开权显实,发迹显本”之思想,揭示了《维摩经》的主题: “此经所明,...

    王雷泉 (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773263.html
  • 江灿腾:晚明《物不迁论》的诤辩研究(2)

    义,亦是隋唐以来的传统看法。在天台教  判之中,「般若」思想,仅属于「藏、通、别、圆」的第二阶  段的「通教」,而《法华经》和《涅盘》都属最圆满的「圆教  」,在「五时五味」中,是「法华、涅盘时」的「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273400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也是上帝」?因为法华经讲得很清楚:「一切众生皆是我子〈都是我的儿子〉」。我们不要去钻牛角尖,事情就是这个样子──不许并存,只有一个,一多不二,这个就是不二法门。  不二法门的法身就是永恒的生命,也可以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华严宗“法界缘起”明释

    这里的“尘”就是指作为人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的“无情物”,亦即是与作为主体之人的“正(报)”相对的作为环境的“依(报)”。总之,在华严宗看来,人尘平等,依正平等。④   ① 语出《法华经》。  ② 法藏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973521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

    )先后聘其任家庭教师。这段时期,他所向往的是儒家思想。  民国七年(1918),他深感学识之不足,乃发奋自修,上邑中铁峰山潜心研读经史子籍,作《大学义疏》。又读佛教之《法华经》、《楞严经》,爱不释手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173556.html
  •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——智者大师的唯识观(之一)

    ,“初发心即望涅槃行道”,特别以佛的果地智德为初机因地见地,所以,圆教之圆,主要指见地。这既是《法华经》所说诸佛发心的本愿(开示悟入佛之知见),也是法界的实相。  反过来说,大乘也不异声闻乘,智者弟子...

    刘朝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273558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年谱

    (六一一)﹐辛未﹐法师十岁。  大业八年(六一二)﹐壬申﹐法师十一岁。  开始诵维摩﹑法华经。(据道宣续高僧传)  是年高僧灵干卒﹐道俗奔随送葬。  大业九年(六一三)﹐癸酉﹐法师十二岁。  三四年来...

    曾了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473562.html
  • A Study on the Pedagogy of Buddha Shakya

    facial expression count. There is a teaching on this theme in the Lotus Sutra 《法华经 法师品》. “...

    Bhikku Musang Pobhy

    |A|Study|on|the|Pedagogy|of|Buddha|Shakya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550073754.html